# 自宫切哪里 #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33)
主笔:闲乐生
公元219年可以说是三国时代最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一年。这一年,黄忠杀了夏侯渊,这一年,刘备取了汉中与东三郡,并做了汉中王,但这一年最最震撼人心的,还是华夏神将关羽的迅猛爆发与迅速败亡。如果说公元207年赤壁之战是三国史诗的序幕,那么公元219年襄樊之战就是三国史诗的高潮。这一高潮,由万军中阵斩颜良的传奇武神、蜀汉第一上将、荆州守护者、各方名将的挚交友、诸葛亮评价最高之同僚,曹操最想得到之人、即将登临神坛的关帝圣君关二爷关羽关云长发起。
从襄樊之战的整个过程来看,关羽似已完全控制了襄阳以南地区与荆北上下数百里汉江水道,看来诸葛亮之前对荆州的治理相当成功,所以关羽才能在刘备入蜀与诸葛亮入蜀增援两次抽空荆州力量之后,还能对曹魏的荆北战区形成压倒性优势,不仅将襄阳与樊城团团围住,使曹仁满宠命悬一线,还能斩杀庞德,将前来增援的于禁七军予以毁灭性打击。消息传出,临近荆北的曹统区士民大为震动,纷纷响应关羽,起兵反魏,许昌以南,烽火一片。就连曹操的大本营邺城竟然也发生了叛乱,大量当年投降曹操的原刘表属下荆州官员子弟卷入其中,留守邺城的曹丕乃大开杀戒,“连坐死者数千人”,要知道这数千人的宗族关系可都在襄樊一带,经此一事,曹魏在荆北的民心尽失,被关羽拿下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但关羽已不能再拖了,因为曹操的各路援军已从四面八方赶来,关羽必须尽快拿下襄樊,才能凭借坚城守住胜利成果。而他又自恃江陵、公安守固,非孙权旦夕可拔(注1),便干脆把江陵后方的军队大部抽调到荆北前线,想尽快搞定已穷途末路的曹仁,而这,终于给了吕蒙机会。
注1:据《水经注》及《元和郡县图志》关羽曾大规模增修江陵城,另据《三国志 董昭传》董昭对曹操言:“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原来,当年荆州南三郡之争与联盟重要推手鲁肃的去世,让孙刘的联盟关系面临危机。这时孙权还算清醒,他主动提出要与关羽结亲,希望为世子孙登迎娶关羽之女,若此事得成,关羽之女日后有可能成为东吴的皇后甚至太后,而关氏家族也将身兼蜀汉重臣与东吴外戚的身份,成为两国关系的纽带。然而关羽心高气傲,竟断然拒绝,言辞无礼,这不仅让孙权颜面尽失,也让两国的关系出现重大裂痕。于是鲁肃的继任者吕蒙向孙权提出了完备的攻略荆州计划,并通过外交迷惑、暗中联曹、白衣渡江、收买人心等一系列战术手段最终予以实现。
结果,让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仿佛在一夜之间,战事急转直下。八月份,关云长还壮志凌云长风万里,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嘚瑟的不行,十月份,江陵就被吕蒙偷袭得手了(注2),接着曹操各路援军也陆续抵达,关羽稍一犹豫,北上东三郡的路线已被堵死,关羽只得南下,欲夺回江陵,或还有一线转机。但是吴军的进展速度太快,十一月,在吕蒙平定南郡的同时,孙权又派蜀汉降将潘濬率兵攻打武陵郡,击败武陵从事樊伷,斩杀之,平定了武陵郡,接着又转战零陵郡,打败了零陵郡北部都尉习珍,亦斩杀之(见《襄阳耆旧传》),同时陆逊也打败了宜都太守樊友,攻占了秭归、枝江、夷道,控制了三峡通道,掐住了关羽沿江退回益州之路,也阻断了刘备东援关羽之路。
虽然蜀汉在秭归一带仍有不弱的力量,当地将领及土豪詹晏、陈凤、文布、邓凯等人也拼死抵抗,但毕竟不是主力部队,结果被陆逊轻松击败。蜀汉的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等人率军从房陵翻越神农架南下,欲打通三峡通道,但也都被陆逊打败。短短一个月内,竟已有数万蜀汉军队被陆逊斩杀俘虏收降。关羽手下军队见援兵难至、大势已去,遂纷纷逃亡,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只剩十余骑,欲翻山越岭逃回蜀汉,却遭到东吴军队围追堵截,十二月,关羽遭擒,誓死不降,终被孙权斩杀。
注2:江陵被东吴轻松偷袭得手,除了兵力被关羽抽调的原因外,也与刘备持续抽调荆州人才到益州有关,诸葛亮庞统也就罢了,甚至就连向朗、廖立、孟达等人也不放过。等关羽打襄樊再抽走一批,留守人员的水平就更加堪忧了。
此战孙权虽然全获荆州,还招降了荆州及三峡地区兵马至少五万以上,实力大增,但也为此付出了极其高昂的政治代价。在这几年间,他先背叛孙刘联盟,斩杀忠义之臣关羽,接着又鼓动曹操篡汉,然后又向篡汉的曹丕称臣,完了又狡言背曹,反反复复,在人们心中可以说是政治信用破产;从此既不能以魏臣之名攻蜀,也不能以复兴汉室为名伐魏,而只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所以在此之前,孙权还能算是个“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的雄主(见郝经《续后汉书》),但是此后,他便算是彻底撕下了自己的遮羞布,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无立场军阀,一个“反复倾危,惟利是视,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的小人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要再说东吴日后终能统一天下、千秋万世,恐怕孙权自己都不相信。
其实当时曹操为增援荆北战场,也为了表示与孙权合作的诚意,已将夏侯惇、张辽等二十六军淮南部队尽数调走,弃守合肥(注3),另外就连兖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的地方部队也被抽调征赴襄樊(注4)。孙权此时若占领合肥、兵指兖豫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惜刘备关羽的外交任性,与刘封孟达的军事不作为,让孙权选择了在大战略上其实并不理智的军事计划。最终导致了魏盛蜀弱吴孤的不利局面。若不是曹操及时丧命,曹丕根基不稳,战略格局也不够,吴蜀恐怕接下来会被曹魏一锅端掉(注5)。
幸亏,曹操在第二年公元220年年初死了,救了孙权一命。孙权还乘虚夺取了襄阳,全取荆州(注6),完成了人生夙愿。当然,他的得意只是暂时的,巨大的危机即将扑面而来。
注3:见《三国志 吴主传》注引《魏略》载孙权上奏曹丕之书:“先王以权推诚已验,军当引还,故除合肥之守,著南北之信,令权长驱不复后顾。”
注4:见《三国志 温恢传》:“建安二十四年,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
注5:即便如此,夷陵之战后曹魏大举进攻江陵的围城之役也沉重打击了当地的经济与民生,让当年诸葛亮与关羽苦心经营的南郡从此残破,不仅百姓死伤流离,田畴荒芜,还造成瘟疫流行,“疠气疾病,夹江涂地”(见《三国志 文帝纪》注引《魏书》丙午诏)。
劫后余生的江北民众要么被曹魏迁去中原(见《三国志 曹仁传》:“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或逃亡到长江南岸(见《三国志 夏侯尚传》:“旧民多居江南”),东吴只得将南郡治所从江陵移到长江南岸的公安,而江北富饶的江汉平原,就此变了一片荒凉的军事区。直到刘宋时期,何承天仍说此地乃“斥候之郊,非畜牧之地,非耕桑之邑。”(见《宋书 何承天传》)
所以说,孙权虽然得到了荆州,但得不偿失的。荆州虽然地域广大,但南郡的江北区域才是其经济核心区,仅凭荆州南四郡的出产,供养吴国十余万驻军与郡县官吏已经很吃力,更别说向朝廷提供财赋了,甚至还需要江东输血才行。举个例子,孙皓后来迁都武昌,首都的物资供应仍然得靠吴会地区,以至“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见《三国志 陆凯传》)乃至编出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看来孙权这笔生意确实亏了,是赔了信誉又折兵。这人哪,就不能太会算计;太精明的男人,格局都不大。
注6:见《三国志 曹仁传》:“后召(曹仁)还屯宛。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曹)仁讨之。